155 5517 3302 李老师
在线QQ:
相关文章
主题班会,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几个关键词
通过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来教育学生集体,进行舆论建设和精神引导,无疑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技能。要更好和更专业做这件事情,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几个关键词。
第一个关键词是“共识”。关于主题班会的作用,人们习惯用载体和平台这两个隐喻。所谓载体是指它是教育学生尤其是教育学生集体的有效路径;平台则是指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。
第二个关键词是“事件”。这是主题班会的由来。主题一般来自话题或者问题,起因则一定某个事件相关。一种是空间格局的划分标准-----大与小。所谓大是指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,如奥运、世博、国庆等;所谓小是指班级生活中的小事,如交往、学习、感情等。但大与小只是相对概念,并非截然分开。大事件需要小切口,小事情可以挖掘大意义。另一种是时间格局的划分标准-----先与后。先是指已经发生过的问题,需要总结性指导;后是指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需要预设性指导。我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解决问题型班会,把后者称为引领性班会。
第三个关键词是“要素”。这是主题班会的结构。无论什么样的主题班会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,即目标、内容、形式。其中最重要的是目标,因为目标决定内容,内容选择形式。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目标,主要症结体现在班会目标和教育目的的混同、笼统空洞,或目标不够聚焦导致内容没有逻辑。比如一节以生命为主题的班会,因为没有进行主题词目标分解,往往第一段说感恩,第二段说爱心,第三段说生涯规划,个个都有,每一个都不透彻。目标的划分也是两类标准:其一是按照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假设,分为认知、情感和行为。这样便于操作,能够一目了然。其二是按照目标的性质,可以分为实用和不实用。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过于关注实用目标,而忽略了不实用的“形而上”的目标。比如精神世界的提升、价值和意义的寻求等等。一节关于性格特征与交往的班会,如果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包容等精神的提升,可能发展成为交往制胜秘籍或宝典,却会失去道德教育的内涵。
第四个关键词是“关系”。所有主题班会都要处理好三个关系。一是个体与集体,班会是积极教育的手段,过于个性化的问题不宜成为班会选题;二是参加与参与,衡量班会是否有效则主要看参与的比例而不是参加的人数;三是教师和学生,我们通常称之为主导和主体,其实也就是形式上的台前和幕后。那些事情可以交个学生,那些事情需要老师自己去做,班主任心中要有数。
最后一个关键词是“存疑”。班会一定要在最后给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吗?一定要在班会上使大家的价值达成共识吗?不一定!道德发展是价值引领和自主建构的统一,学生发展水平如此不同,怎能在40分钟内就到达同一个高度?或许,班主任讲话并不仅仅是总结性提升,二是启发,是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更深地思考。做到了这些,才真正是让学生自主建构了自己的道德,学生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遵守规则的自由人。